关于开展2012年大学生社会实践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1-27   浏览次数: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根据中央和省上有关部门关于2012年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现将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投身和谐社会建设  服务富民兴陇大业

二、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和学校110周年校庆为契机,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学雷锋”活动为抓手,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将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提升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相结合,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奉献社会,提高素质。

三、活动内容

1.纪念建团90周年红色足迹寻访

深入组织开展以红色足迹寻访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考察党、团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遗址遗迹、寻访历史见证者和知情者、采访党史研究专家和当地干部群众等,在丰富的实践中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自己,在实践观察中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增强对党、团组织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与热爱

2.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宣讲

学习贯彻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基层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的新观点、新方向和新做法。从区域发展、扶贫攻坚、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社会事业、民主法制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增强抓机遇促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贡献。

3.“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践服务

根据学校“启民智、鼓民力、促民富”的“双联”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我校所联系县村的资源环境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支教支农、文化宣传、科技咨询、环保教育等实践服务。精心编排一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行演出,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建设农村文化服务站,捐建和巩固乡村图书室;关注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状况;帮助当地群众制定切实可行、大家认可的村规民约;找准根本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高校与基层落后地区结对帮扶的长效“双联”机制,确保学校“双联”行动取得实效。

4.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实践服务

围绕甘肃文化大省建设和“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立足我省作为欠发达省份的实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经济落后地区文化率先发展的新路径,紧紧依托我校在甘肃特色文化研究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服务、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资源调查采风活动,积极挖掘甘肃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为甘肃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5.青年志愿者“学雷锋”公益实践活动

深入挖掘新时期雷锋精神与培育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积极探索新时期学雷锋活动时代化、常态化和机制化的模式与方法。围绕助残扶弱、法律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相应的“学雷锋”公益实践活动,重点组织策划开展如“快门三秒钟”、“温暖水杯”等有影响力的品牌志愿公益活动。

6.纪念建校11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校友寻访、回访,向校友介绍学校建校110年以来的发展经验和办学成就,邀请校友返校参加学校110周年校庆各项庆典活动;与腾讯、新浪等知名媒体联系,组织策划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两校学子“校徽网络传递”、“微博互送祝福”、“校庆联动采访”等活动;按照学校110周年校庆工作要求,组织好校庆各项活动的志愿者选拔与培训工作;做好暑假期间各项校庆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

7.义务支教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训练活动

突出学校师范教育特色,组织学生深入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民族群众聚居、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村学校开展义务支教服务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革命烈士、军属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引导青年学生理解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学生认识教育本质、了解教育现状、热爱教育事业,强化对教师角色的认知和学习,逐步培养形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

8.社会热点问题调研与就业创业见习

鼓励各学院成立“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团队,提倡广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立项调研。继续深化“千名大学生进企业,千名大学生进社区,千名大学生进学校,千名大学生进农村”的“四千四进”活动,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开展就业创业实践,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有关岗位学习锻炼,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出的新变化、新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新能力。

四、时间安排

1.筹备部署阶段(628日—715日)。各单位根据学校的安排意见,制定具体活动计划,联系实践服务地点,确定实践活动内容,按照品学兼优、专业互补和特长兼顾的原则,精心选拔实践队员,组建重点实践团队,申报重点实践项目。对分散实践的学生要做统一安排,要有明确的实践任务和要求。学校将于7月中旬对重点实践团队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

2.项目实施阶段(716日—820日)。全校各级各类社会实践团队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自身实际,分层分批深入实践点,以各种形式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对集中实践团队的活动情况进行抽查指导。

3.总结表彰阶段(821日—930日)。以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图片展等多种形式交流实践经验,巩固和深化实践成果,编辑《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集》,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报告的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五、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2012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于树青、万明钢、梁兆光、张生勇、吕文英、赵锋、董晨钟、卢小泉、张兵、张继、田澍、王洛立、王文升、喇维新、王永平、李勇等同志组成,于树青同志任组长,万明钢任副组长,统一安排部署今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委,具体负责社会实践工作的各项事宜。李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学院要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实践活动的规范化管理,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要积极动员团干部、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参加并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在集中组队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和鼓励返乡度假学生就近就便开展分散社会实践。

2.注重调研,科学组织。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制度,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组建和派出重点服务团队,实现精准对接;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效运行。

3.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流动性强,各组织单位要高度重视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实践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切实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要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地域范围、组织方式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严肃纪律,严格管理,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学校良好的声誉。

4.注重宣传,扩大成果。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深入挖掘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开设微博,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进行展示、分享。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扩大教育成果。

附件: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立项申请表

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附件:

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立项申请表

团队名称

           学院(社团)           社会实践服务团(小分队)

指导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学院

指导教师

  

性别

职务

职称

是否

随团

联系方式

团队成员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负责人姓名

政治

面貌

联系

方式

 

 

(请在相关主题栏目打√,可多选)

“红色足迹”寻访( )

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学习宣讲( )

“双联”行动

专项服务( )

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专项

服务( )

学雷锋公益实践

服务( )

社会热点问题调研( )

义务支教与师范生教师

职业能力培养训练( )

大学生就业创业

见习( )

其它:

实践地点

市(州)   县(区)    乡镇(社区)     村(街道)

开始时间

预计结

束时间

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实践前期

准备工作

实践期间计划完成的任务、预期成果形式、详细计划及日程安排

实践活动的风险评估与应对预案

宣传方式与总结形式

经费预算

  合 计              

团队指导

单位意见

                                   负责人:  (公章)  

                                    

立项评

审意见

 

  (公章)